选择语言

过表达细胞株

基因过表达是指通过慢病毒、电转等细胞转染方式,提高某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实现基因的功能增强(gain of function)。基因过表达作为一种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被认为是研究基因功能的实验策略之一,至今依然在生物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过表达稳定细胞系(Overexpression Stable Cell Lines)则是基于某一细胞系构建的用于实现某特定基因的持续过表达的产物。过表达细胞系通过将目的基因构建到表达载体上,通过慢病毒侵染等方式导入宿主细胞,整合到染色体上,使目的抗原在宿主细胞膜表面进行长期稳定的表达。
ACROBiosystems百普赛斯基于成熟的细胞构建平台,持续开发高质量的过表达细胞系产品,为新药研发提供一个稳定的细胞水平研发工具!

应用场景

靶点及通路研究

靶点及通路研究

Cross-linking药物评价

Cross-linking药物评价

免疫检查点抗体研究

免疫检查点抗体研究

ADC靶向&CAR-T细胞治疗[1]

ADC靶向&CAR-T细胞治疗

神经科学研究[2]

神经科学研究

糖尿病/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3]

糖尿病/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自免疾病药物评价[4]

自免疾病药物评价

产品优势

基因改造细胞株精准反映作用机制(MOA)

更高活性和更大检测窗口,确保细胞检测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全面的应用数据,支持方法开发与验证

完整的可追溯记录,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细胞传代稳定性

原始细胞株源自国际认可的细胞资源库,并已获得合法的商业许可

提供全球商业授权支持服务

产品列表

靶点及通路研究
Cross-linking药物评价
免疫检查点抗体研究
ADC靶向&CAR-T细胞治疗
神经科学研究
糖尿病/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自免疾病药物评价

验证数据

Receptor Assay
CAR-T靶细胞开发

Expression analysis of human CD64 on CHO/Human CD64 Stable Cell Line by FACS. Cell surface staining using PE-labeled anti-human CD64 antibody was performed on CHO/Human CD64 Stable Cell Line with different expression levels: CHO/Human CD64 Stable Cell Line (Low Expression) (Cat. No. SCCHO-ATP062L); CHO/Human CD64 Stable Cell Line (Medium Expression) (Cat. No. SCCHO-ATP062M); CHO/Human CD64 Stable Cell Line (High Expression) (Cat. No. SCCHO-ATP062H).

Application
单抗活性筛选

Bioactivity analysis of anti-human 4-1BB antibody through CHO/Human CD32b Stable Cell Line (Medium Expression) (Cat. No. SCCHO-ATP060M) crosslinking to test whether in a CD32b-dependent manner to strengthen the agonistic activity. The EC50 of anti-human 4-1BB antibody is approximately 0.18 μg/mL through CHO/Human CD32b Stable Cell Line (Medium Expression) crosslinking.

单抗活性筛选

Blocking activity of anti-human PD-1 antibody (FOLD). This Raji/Human PD-L1 Stable Cell Line (Cat. No. SCRAJ-STT075) was incubated with serial dilutions of antibodies in the presence of reporter cells expressing human PD-1. The max induction fold was approximately 22.47.

FAQ

1. ACRO的细胞株产品是单克隆还是细胞池(pool)?

我们的细胞株产品均为单克隆细胞株。

2. 细胞株的运输条件是什么?到货后细胞株储存和使用应该注意什么?

细胞株通过干冰运输。为了确保细胞的最佳活力,我们建议您收到细胞后立即解冻并开始培养。若无法立即解冻培养,建议您立即转移到液氮中长期储存,请注意转移过程要迅速,不要造成解冻,避免影响细胞长期的稳定性和活力。如果不能马上转移到液氮中,可暂时存放于-80°C冷冻冰箱,我们建议最长保存时间自到货之日算起不超过2周,不建议长期保存于干冰或-80°C冷冻冰箱中。使用细胞时,请参照DS中推荐的复苏培养方法,进行细胞的复苏。

请注意: 如果收到时细胞未冷冻或未置于干冰中,请及时联系技术支持 tech.cn@acrobiosystems.com

3. 购买了一款细胞株产品,为什么收到的是两支细胞冻存管?

我们提供两支细胞冻存管是为了确保您的实验顺利进行。万一第一支冻存管的细胞解冻复苏培养出现异常情况,请联系技术支持(tech.cn@acrobiosystems.com)进行问题排查后再解冻第二支。所有ACRO细胞株在发货前均已做过复苏培养验证,同时我们建议在尽可能早的传代阶段建立细胞库,以便长期使用。

4. 收到细胞株后,进行细胞的复苏需要注意什么?

细胞解冻后,首先应在不含筛选抗生素的培养基中维持培养1-2代,如果细胞状态良好,后续可使用添加筛选抗生素的培养基进行传代培养。对于筛选抗生素的选择请参考FAQ11。建议在细胞培养的整个过程中可添加双抗P/S (Penicillin-Streptomycin)

5. 细胞的传代需要注意什么?

- 贴壁细胞,主要针对HEK293细胞:培养汇合度不宜过高,如汇合度过高(超过100%),可能会严重影响传代后的细胞状态,具体操作请参考DS中的传代方法及注意事项。如果因汇合度过高或其他原因导致传代后细胞贴壁较差,建议在培养基中去掉筛选抗生素,同时按照较高的细胞量,建议T75培养瓶按1×107个的细胞总量进行传代培养,待细胞状态恢复正常后再进行正常的传代培养。

- 悬浮细胞,主要针对Jurkat和Raji细胞:细胞密度不宜过高,如密度过高(超过3×106 cells/mL),可能会严重影响传代后的细胞状态,具体操作请参考DS中的传代方法及注意事项。如果因细胞密度过高或其他原因导致传代后细胞活率较差,建议在培养基中去掉筛选抗生素,同时按照较低的密度,建议按1×105-2×105/mL进行传代培养,待细胞状态恢复正常后再进行正常的传代培养。

6. 初期进行功能实验时建议使用哪种培养板进行贴壁细胞的种植?

我们建议首先选择透明的96孔板进行细胞种植(具体参照实验Protocol),以便观察细胞状态并判断细胞量是否合适。待实验条件摸索成熟后,可尝试其他适合的培养板。种植板细胞量的推荐请参考FAQ8。部分常用培养板等耗材,详见产品实验protocol。

7. 进行功能实验时,细胞种植板时培养基是否还需要添加筛选抗生素?

无需添加筛选抗生素。

8. 对于贴壁细胞,进行功能实验时按多少细胞量进行种植板比较合适?

对于96孔板,我们建议在功能实验前,让细胞过夜培养至汇合度达到约80%左右。您可以首先按照ACRO实验Protocol中推荐的细胞量进行尝试铺板或者通过设置不同细胞量的梯度,找到适合您实验系统的最优条件。

9. 功能实验中,我是否可以直接使用ACRO推荐的蛋白浓度点或者药物浓度?

在功能实验初期,可以先参照ACRO推荐的蛋白浓度或者药物浓度进行尝试摸索,但由于试剂差异或者实验条件不同,我们建议您通过前期摸索实验找到适合您实验系统的最佳浓度点。

10. 是否可以使用其它厂家的培养基和血清进行细胞培养?

我们建议优先使用DS中推荐厂家的培养基和血清。您也可以选择使用其它同类可替代的或其他合适的培养基和血清(如Gibco等品牌)尝试培养。

11. 是否可以使用其它厂家的筛选抗生素?

对于筛选抗生素,我们强烈建议选择使用DS中推荐的品牌。不同厂家抗生素产品活性可能存在差异,若使用其他品牌的筛选抗生素,需要首先验证ACRO培养方案中推荐的浓度是否合适。无论使用哪个品牌,建议同时传代一份不添加筛选抗生素的细胞进行备份,以避免因浓度不当而杀死细胞的情况。

12. 是否可以使用其它厂家的蛋白进行功能活性实验?

我们强烈建议使用实验Protocol中推荐厂家的蛋白试剂,因为我们已对其活性进行了验证。如果选择其它厂家的蛋白产品,建议参照Protocol中的推荐浓度进行浓度摸索,以找到合适的浓度点

13. 对于细胞冻存液,你们有什么推荐吗?

对于贴壁和悬浮细胞,我们均推荐使用90% FBS+10% DMSO (V/V)作为冻存液。此外,您也可以选择商业化细胞冻存液或实验室常用的其他合适的细胞冻存液。

推荐冻存密度: 5×106 - 1×107 cells/mL

更多产品及服务

参考文献

[1]. Yu B, Jiang T, Liu D. BCMA-targeted immunotherapy for multiple myeloma. J Hematol Oncol. 2020;13(1):125. Published 2020 Sep 17. doi:10.1186/s13045-020-00962-7

[2]. Raimondo L, Oliveira ĹAF, Heij J, et al. Advances in resting state fMRI acquisitions for functional connectomics. Neuroimage. 2021;243:118503. doi:10.1016/j.neuroimage.2021.118503

[3]. Boland ML, Laker RC, Mather K, et al. Resolution of NASH and hepatic fibrosis by the GLP-1R/GcgR dual-agonist Cotadutide via modulating mitochondrial function and lipogenesis. Nat Metab. 2020;2(5):413-431. doi:10.1038/s42255-020-0209-6

[4]. Xue C, Yao Q, Gu X, et al. Evolving cognition of the JAK-STAT signaling pathway: autoimmune disorders and cancer.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3;8(1):204. Published 2023 May 19. doi:10.1038/s41392-023-01468-7

  • 背景介绍
  • 应用场景
  • 产品优势
  • 产品列表
  • 验证数据
  • FAQ
  • 更多产品及服务
  • 参考文献